作者: 
張家齊

最近這兩週網路瘋傳一支影片,有位法師開示女性信徒們,面對先生感情不忠時,應該要告訴自己那是「假的!」「暫時的!」「當作不知道就OK了,當假的看就OK了!」「用過的鈔票還不是照用,有差嗎?」這樣的說法和一般大眾的想法大相逕庭,許多網友覺得這個建議過於誇張瘋狂,也有一些社會人士撻伐的聲音,認為法師這種鴕鳥態度有點糟糕。

這段影片除了讓這個有點瘋狂的說法被網友拿來娛樂之外,我覺得倒是一個不錯的機會讓我們省思,如何面對人生困境才是適合的方式。如果你認為「當作不知道就OK了,當假的看就OK了」是不恰當的,那麼,你覺得什麼樣的處理會比較恰當?

在心理治療的經驗中,我發現不少個案都有一種價值觀:「人生遇到困境就是要理性處理、解決問題、不能逃避」。這樣的價值觀蠻符合大家習慣稱許的積極進取、努力奮鬥的態度,所以很自然地不會有什麼疑慮。如果你擁有這樣的價值觀,代表你可能對人生有兩個假設:一、處理人生困境等於要處理客觀問題;二、逃避對於人生困境只有負面意義。然而,從壓力與健康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兩個假設其實不一定那麼正確。

▋困境=客觀問題+主觀情緒

在諮商室中,聽個案說明他們的人生困境時,不難遇到有些個案花了所有時間在分享他的困境怎麼開始、後來誰說了什麼、最後誰又做了什麼,清楚地描繪客觀問題如何一步步發展,卻完全聽不到個案提及,他的心情是什麼,他的感覺是什麼。不少人習慣覺得處理困境就是解決客觀問題,卻不明白困境其實是主觀情緒與客觀問題的交織。

曾有個身陷婚姻暴力的個案,求助時告訴我,覺得這段婚姻關係早就應該要結束,覺得自己要離開對方才是理性正確的選擇,可是也不知為什麼兩年三年就這樣過去,自己還處理不好這樣的問題。個案身邊所有的家人朋友也對他很不解,無法接受個案怎麼會困在長期的婚姻暴力中,經常對他說出類似「換作是我,我早就已經離婚獨立生活了」的說法。

也許家人朋友看清了個案的客觀問題,卻無法看到在困境中,個案深陷複雜的負面主觀情緒,也就無法詮釋個案的客觀問題與主觀情緒兩者如何形塑出難解的困境。在近兩個月的諮商中,嘗試與個案一起整理這段婚姻,怎麼讓自己從獨立的個體,變成一個沒有自我的完全依賴者,並一點一滴挖掘自己的每個負面情緒,看清那些恐懼、不捨、自卑、焦慮等主觀情緒如何綑綁自我,最後個案終於可以離開失衡的婚姻,回到自己一個人的生活。因此,要真正有智慧地處理人生困境,必須是雙管齊下,懂得一面釐清客觀問題,也一面紓解主觀情緒。

▋讓困境類型決定你該「面對」還是「逃避」

如果「面對」與「逃避」是兩個困境處理態度的候選人,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高喊「面對」凍蒜。然而,從壓力與健康心理學研究整理來看,其實「面對」與「逃避」這兩帖藥,有著各自適合的病症。換句話說,不同的人生困境需要不同的處理態度。有時候我們應該面對困境,有時候我們適合逃避困境。

概括而言,對於那些長期存在而不會自動消失的困境,我們必須要企圖多多蒐集資訊,思考扭轉的可能性,盡力處理與「面對」它;但遇到有具體預期結束時間點的短暫困境,其實嘗試適度忽略、轉移注意力來「逃避」它,反而會帶來比較正面的心理調適。

因此,對於夫妻感情破裂以及情感背叛這種不會自動消解的困境而言,選擇說服自己只是「暫時的」這種逃避方式,可能比較難以真正處理困境,甚至埋下未來更大困境的種子。換句話說,雖然有「當作不知道就OK了,當假的看就OK了」這樣的建議,可是如果困境本質是長期維持的,當作不知道的話客觀問題不OK,當假的看主觀情緒也不OK,即使會眼睛業障重,還是必須找到方式把困境看得仔細,才會有出路。

最後,如果要心理師也試著為個案開示,我想,可能會是這樣的台詞吧:

「人生困境,有些是假的,有些是真的;有些是暫時的,有些是逃一輩子也逃不掉的。處理困境,不單靠理性,不只有感性。我們需要的,也許是一份彈性。」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47/article/457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康和期貨徐雅如 的頭像
    康和期貨徐雅如

    台中康和期貨徐雅如-期貨手續費、選擇權手續費、海外期貨優惠

    康和期貨徐雅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