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的中元普渡,是華人的重要節日,各地方上的普渡陸續舉行長達一個月。

農曆七月十五的“鬼節”,又稱“中元節”或“盂蘭盆節”。

關於鬼節的傳說很多,到了鬼節,大家會普度、放水燈、跳鍾馗、搶孤。

從小就聽大人們口中念叨:“七月十五鬼門開。”所以每到七月,每家每戶都會舉辦一些祭祖先酬鬼神的民間活動。

但是,現代人對於“鬼節”的認識往往只停留於這些固定俗成的活動形式上面,而忽略了它的來歷和深層次的意義。

甚至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迷信活動,更有甚者就將這些活動作為其牟取暴利的一種手段。

所以,我們只有瞭解這一節日的來源和本質,才能讓“鬼節”(“中元節”)過得更有意義。

/維基百科

「盂蘭盆節」一詞,來自佛經中的目蓮救母故事。據《佛說盂蘭盆經》記載,「盂蘭盆(ullambana)」是梵文Ulambana的譯,「盂蘭」意思為「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意為,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

佛經中的目蓮救母故事,相傳為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一位徒弟子目蓮,透過天眼看到死去的母親身陷在餓鬼群裡,餓得不成人形,目蓮捨不得母親受苦,於是利用神力,以缽盛飯要端給母親吃,不料,飯一入口,就頓時化作炭火,不得下嚥。目蓮見母親如此痛苦,便去見佛陀,請佛陀指點,希望讓母親可以脫離苦海。

佛陀對目蓮說:「你母親生前自私刻薄,罪孽深重,非你一人之力可以化解,必須仰賴十方僧眾,於七月十五日(農曆)備百味五果共同祭祀,方能解救。」目蓮照著佛陀的指示做,成功解救自己的母親,此習俗也因此廣為流傳,並流傳至今,成了現今的中元普渡儀式,家家戶戶準備供品,為孤魂餓鬼超渡亡魂。

道教的說法則是,農曆七月十五為掌管地域的地官壽誕,是地官赦罪之日,為祈求地官大帝赦免亡魂之罪,道士會在這一天誦經,舉辦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使鬼魂得以早日解脫。

/今日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康和期貨徐雅如 的頭像
    康和期貨徐雅如

    台中康和期貨徐雅如-期貨手續費、選擇權手續費、海外期貨優惠

    康和期貨徐雅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